首页 | 人大机构 | 人代会会议 | 常委会会议 | 主任会议 | 人大职权 | 动态信息 | 领导讲话 | 人大工作 | 人事任免 | 监督纵横 | 县区人大 | 代表风采 | 理论研究
实施全民健康工程 建立完善三大体系平泉市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能力
2020-06-28 11:14:57

    平泉市以开展“6+1”重点领域清理规范为契机,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与疫情防控统筹安排,创新开展以“防、治、保”为关键的全民健康工程,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市未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

    一、“未病”防在“事前”,建立疾病预防体系。一是做到全民健康“底数清”。对14.5万名农村常住居民进行健康摸底,结果显示,在新患病人群中,超过87%的居民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腰椎病和胃病等慢性病,摸排工作为有针对性的防病、保健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做到全民体检“情况明”。平泉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余万元,为45-64岁的农村居民免费体检,惠及群众10万余人,提出住院、转院、复诊等医学建议4万多例,通过及早治疗,最大限度避免了“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群众满意度达100%。三是做到疫情防控“全覆盖”。建立网格化疫情排查防控体系,全市按乡镇、街道划分为20个区域,按村组、居民楼细化为8661个网格,每个网格至少有一名干部负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建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协调联动、高效运行的监测预警报告网络,制定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堡垒”,确保疫情线索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截至目前,该市未发生疑似或确诊病例。四是培育卫生健康“大格局”。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制发《新冠肺炎公共预防指南》18万份,做到每户一份,自上而下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创新“固定+流动”“大喇叭+小喇叭”全覆盖的模式,“铺天盖地”宣传健康知识,常态化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培育形成“大健康”发展格局。

    二、疾病治在“病前”,健全疾病救治体系。平泉市投资9.8亿元实施市医院迁建项目,全力带动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今年投资300万元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能够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一是针对村医年龄“高”的问题,建立村医补充机制“扩增量”。平泉市乡村医生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比达32%,且服务水平不高。从2018年起,平泉市利用3年时间,依托乐投米兰护理职业学院定向培养适龄乡村医生150名,为村级医疗补充“新鲜血液”。二是针对村医技能“低”的问题,建立培训考核机制“优存量”。对于平泉市村医具有执业医师资质人员不到30%的现实,每年面向546名在岗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医疗知识培训两轮次。此外,研究制定“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对村医进行工作考核,奖优罚劣,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三是针对乡村卫生院室设施“空”的问题,着力补齐硬件短板“提质量”。近年来,累计投资5亿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医疗设备334台(件),新建标准化卫生室54个,升级改造贫困村卫生室84个,基层就医条件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乡村一体化后实行人员、财务、药械等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推动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

    三、保障送到“眼前”,完善全方位保障体系。一是就医费用“保到位”。将需要重点保障的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纳入“先诊疗后付费”范围。在全面落实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的基础上,市财政投入750万元,为其全部购买防贫医疗保险,今年以来,累计救助88人,发放保险救助金61.9万元。二是应急物资“保到位”。财政每年常态投入20万元应急物资储备经费,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追加拨款2160万元,用于应急物资购置、隔离点建设等,全方位满足疫情处置需要。三是社会氛围“保到位”。建立市场运行监测日报告制度,对20种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并加大对散布谣言、寻衅滋事、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的处置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信息公布机制,确保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乐投米兰市人大常委会主办

乐投米兰日报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