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占文
纵观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落实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最严格监管和最严谨标准。
治疴需猛药,治乱施重典。近年来,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总体形势不断趋好,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而且,从现实感受讲,“舌尖上的威胁”离得越近,人们的忧虑就会越大。那些原本应该出现在化学课堂、化工车间或者科学实验室的专业词汇,绝不应该成为人们熟知的“常识”。据统计,食品安全已连续5年位居中国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之首。
近日,某省食药监部门联合公安厅在发布会上公布打击涉肉及肉制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案例中,非法添加违禁物质、销售不明来源“问题肉”,犯罪分子制假违法手段令人发指,公开挑动消费者脆弱又敏感的神经。
因此,无论从安全性还是从安全感的需求来讲,食品安全工作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在非常时期严惩失信失德现象、严打违法乱纪行为是必须的。对那些只顾自己发财、不管他人死活的食品安全犯罪分子,不严惩、严打不足以正法纪、平民愤。同时,站在群众角度,保障食品安全不仅要严惩、严打,更要严防,努力做到将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将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假如等到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造成伤害之后,再去追究相关责任人,这正义来得未免有点迟、代价有点大。
保卫“舌尖上的安全”,要把清理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作为重中之重。问题食品为何屡禁不止?根子还在监管上。以往问题曝光后,往往只是对相关企业进行经济处罚,容易形成一查即停、失察又反弹的恶性循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依照相关规定,除了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外,还应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但在实际操作中,日常抽查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有的企业还通过交钱的方式逃避抽检。这难免让食品质量时好时坏,直至问题食品轻松潜入市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上面说的严防之义,落在实践层面,一要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从农产品生产、食材采购、食品生产到食品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必须得到全方位、全时段、多主体的严密监测,保证每一种在市场上销售的食品都有“出生纸”“健康证”;二要打造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工商、卫生、环保、质检等部门要既分工又合作,进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对食品生产流通经营实现全流程无缝监管;三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利用各类信息网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只有时刻保持“紧而又紧”的态度,才能让人们紧绷的神经逐渐舒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不断提升。
-
无相关信息
和合乐投米兰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乐投米兰日报”、“来源:乐投米兰晚报”、“来源:和合乐投米兰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乐投米兰日报社和和合乐投米兰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和合乐投米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乐投米兰日报”、“来源:乐投米兰晚报”、“来源:和合乐投米兰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和合乐投米兰网联系。